“精密制造”作為產業鏈的最頂端,是利潤的核心和最豐厚部分。在中國制造業全面振興的大形勢下,“精密制造”成為制約中國經濟的最后一塊短板,而且是最重要的一塊短板。以空中巴士、波音為代表的飛機,以通用、大眾為代表的汽車,以航空母艦、豪華郵輪為代表的船舶,都需大量精密制造類產品。其中船舶業,其制造主要以鋼板原料為主,因而對原材料鋼的加工要求,無論從精度上、速度上、產能上都有較高的要求。隨著激光切割技術的興起,激光切割機開始廣泛應用于造船業。
取代傳統的沖壓、剪板、等離子等切割方式,激光切割技術已經占據了整個造船業鈑金加工的主流市場。激光切割技術帶給造船業的是高效率高精度的金屬加工、超短的生產周期以及較低的生產成本。激光切割對于船板切割來說,具有切割精度高,熱變形小,減少二次加工(如銑邊、鉆孔等)、轉運、打磨,尤其小圓、小孔、曲面加工等優點,符合船體分段轉配精度要求,能充分保證構架裝配間隙控制在1mm范圍,但其在鋼材方面的實用切割速度相對等離子切割要差。這為造船業的裝置質量提供了保障,從而減少裝配的工作量、裝配周期、材料與人工成本浪費。
中國本是制造大國,有世界工廠之稱,早在2017年11月,中國造船業全年新接訂單量超越了韓國,躍居全球第一。但是,中國在船用設備領域研發投入嚴重不足,造船過程的綠色技術還比較落后,高端造船能力與日韓仍有差距。
激光切割機作為一種非接觸、非污染、低噪聲、節省材料的綠色加工技術已開始呈現出數字自動化、智能柔性化加工特點,隨著我國自主研發的高功率激光器也開始規模化進入裝機階段,這迫使進口激光器產品開始進一步降價。
激光加工系統裝備造船市場空間有望逐步打開,激光切割、焊接技術在船舶行業得到大規模普及指日可待。